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先进县、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、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……拥有56万人口的黑龙江省拜泉县重现了昔日的辉煌。这片黑土地在经历半个世纪的沧桑和变迁后,终于成为生态经济的实践者和受益者,绿色也成了这片黑土地上最为可爱和绚丽的色彩。
地处小兴安岭余脉与松嫩平原过渡地带的拜泉县有过辉煌的历史。早在五六十年代,拜泉的黑土地肥得流油,素有“拉不败的拜泉(指粮食)”的美称。1958年曾被国务院授予“全国社会主义农业建设先进县”荣誉称号。
然而好景不长。到了70年代初,随着人口的增长,乱砍滥伐的不断加剧,森林锐减,草原退化,生态环境每况愈下,拜泉陷入了越垦越穷、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。人们眼睁睁地看着全县256万亩坡耕地每年有1亿立方米的水跑掉,1400万吨的土流失,11.9万吨的肥被冲走,更让人痛心的是,大量水土流失形成了2.7万条侵蚀沟,沟壑面积占了全县幅员面积的32%,并且每年以1万亩的面积递增,风灾、水灾、旱灾、霜灾接踵而来。曾经林茂粮丰的拜泉县粮食此时亩产不足百斤,人均收入不足百元,黑土地失去了往日的光彩,产粮大县进入了全国重点贫困县的行列。
拜泉的希望在哪里?拜泉人在苦苦思索。用绿色去装点黑土地是拜泉人唯一的生存之路。作出这种抉择的是一位生在这片黑土地、长在这片黑土地的人,他就是现任县委书记王树清。
自70年代初开始,王树清就开始从事他所钟爱的绿化环保事业了。那时他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县委宣传部当干事,在一个大队蹲点抓造林绿化。他一边规划勘察,一边做群众的思想工作,磨烂了鞋底,磨破了嘴皮,规划落实了,又马不停蹄地栽树苗、跑贷款。经过两年苦干,这个大队终于建成了防护林格局,为后来拜泉大面积造林奠定了基础。
在担任拜泉镇党委书记时,他又主动请缨,用五年时间完成城区绿化任务。由于城郊的土地值钱,农民的工作也特别难做。有时树坑挖好了,老百姓又给填平了,王树清就领人再挖;栽好的树被人偷偷拔了,他就再领人重新栽上。一次,王树清正领人栽树,呼啦上来一帮人说要刨树,王树清急了,抢前一步挡在了小树前面,“你要刨树,先刨我王树清!”有人送给王树清一个绰号,叫他“树书记”。
1986年,王树清担任拜泉县委副书记,领导全县的农业农村工作。就在这一年,王树清苦苦探索多年的生态农业工程在拜泉全面启动了。
拜泉大搞植树造林、治山治水,显现出不可估量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。从1986年起,拜泉县遵循“按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、整体协调循环再生、因地制宜”三条原则,抓住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难点问题,以植树造林构建生态环境基本骨架为重点,以治沟治坡综合治理水土流失为主旋律,相继在各个模式区内建立了生态经济区,在全县形成了初具规模的一业为主、综合发展、多级转化、良性循环、无废物生产的生态经济系统。
农民张占学在全县第一个承包荒地357亩。承包第一年,树种活了,大豆丰收了。可第二年8月,洪水冲垮了二十多条侵蚀沟的治理工程,张占学也被洪水冲懵了。第二天,王树清书记就带来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和技术人员,帮他分析失败原因,并向他传授生态环境保护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知识。张占学重新振作起来,在357亩荒沟荒坡上,模拟江南水乡水陆并用的良性循环模式,形成立体开发与食物链延伸相结合的优化生态农业结构。连续三年,张占学纯收入超过10万元,还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。
如今的拜泉县,人工造林保有面积达119.9万亩,森林覆盖率达21.3%,70%的坡地完成改造,120多个小流域全部进入良性循环,2.7万条侵蚀沟半数以上得到根治并已建成182个生态经济综合开发区,每年2287元的人均收入更是让每个拜泉人实实在在地尝到了生态经济的甜头。用绿色装扮起来的这片黑土地再次插上了腾飞的翅膀。